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产生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和消亡阶段:
- 产生阶段:也称为信息系统的概念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过程:
- 概念产生的过程: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提出建设信息系统的初步想法;
- 需求分析过程:即对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 开发阶段:这个阶段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该阶段又可分为五个子阶段:
- 总体规划
- 系统分析
- 系统设计
- 系统实施
- 系统验收
- 运行阶段:当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用户以后,系统就进入了运行阶段。
- 消亡阶段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结构化方法:它的开发过程一般是先把系统的功能看成是一个大的模块,再根据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模块分解或组合。
- 快速原型法:它是一种根据用户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的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并展示给用户,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也就是说,后两种方法是在BSP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SP方法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一个好的企业战略规划数据应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共有没有数据环境:
- 数据文件
- 应用数据库
- 主题数据库
- 信息检索系统
- 信息工程方法与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和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一种交叉关系,即信息工程方法是其它两种方法的总结和提升,而其他两种方法则是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与核。面向对象法专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