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对每个质量成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要比较其可能的成本戌预期的效益。达到质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减少返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干系人满意度及提升赢利能力。

  质量成本法: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为预防不符合要求、为评价产品或服务是滞符合要求,以及因未达到要求而发生的所有成本。

  一致性成本是在项目期间用于防止失败的费用;非一致性成本是项目期间和项目完成后用于处理失败的费用。

  标杆对照是将实际或计划的项目实践与可比项目的实践进行对照,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实验设计(DOE)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识别哪些因素会对正在生产的产品或正在开发的流程的特定变量产生影响。

  为定义质量要求并规划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也可以使用其它质量规划工具,包括:

  1. 头脑风暴:用于产生创意的一种技术;
  2. 力场分析:显示变更的推力和阻力的图形;
  3. 名义小组技术:由规模较小的的群体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创意,再由规模较大的群体对创意进行评审。

  质量审计:又称质量保证体系审核,是对具体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性的评审,质量审计的目标是:

  1. 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实践和最佳实践;
  2. 识别全部违规做法、差距及不足;
  3. 分享所在组织或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4. 积极主动的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5. 强调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经验教训的积累做出贡献。

  质量审计可以事先安排,也可以随机进行。在具体领域中,有专长的内部审计师或第三方组织都可以实施。质量审计可由内部或外部审计师进行。

  过程分析是指按照过程改进计划中概括的步骤来识别所需的改进。过程分析包括根本原因分析(用于识别问题、探究根本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的一种技术。

  1. 因果图:又称鱼骨图或石川图,用来追溯问题来源,回推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
  2. 流程图:又称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3. 核查表:又称统计数,是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
  4. 帕累托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在帕累托图中,通常按类别排列图形,以测量频率或后果;
  5. 直方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6. 控制图:可以使用质量控制图及七点运行定律寻找数据中的规律。七点运行定律是指如果在一个质量控制图中,一行上的七个数据点都低于平均值或高于平均值,都是上升的或者下降的,那么这个过程就需要因非随机问题而接受检查。控制图可用于监测各种类型的输出变量;
  7. 散点图:可以显示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一条斜线上的数据点距离越近,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