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进度管理计划规定:

  1. 项目进度模型制定;
  2. 准确度;
  3. 计量单位;
  4. 组织程序链接;
  5. 项目进度模型维护;
  6. 控制临界点;
  7. 绩效测量规则;
  8. 报告格式,需要规定各种进度报告的格式和编制频率;
  9. 过程描述,对每个进度管理过程进行书面描述。

  为了更好的规划项目,工作包通常还应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即“活动”。活动与工作包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即有可能多个活动完成一个工作包。

  活动清单是一份包含项目所需的全部活动的综合清单。

  活动属性是活动清单中活动描述的扩展。活动属性包括活动编码、活动描述、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逻辑关系、提前量与滞后量、资源需求、强制日期、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

  项目进度网络图是表示项目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叫依赖关系)的图形。

  资源日历:资源日历是表明每种具体资源的可用工作日或工作班次的日历。

  活动资源需求明确了工作包中每个活动所需的资源类型和数量。

  资源分解结构(WBS)是资源依类型和类别的层级展现。

  风险登记册:登记册提供了风险清单,以及风险分析和和应对规划的结果。

  制订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往往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经批准的最终进度计划将作为基准用于控制进度过程。

  进度基准是经过批准的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有横道图(也称为甘特图)、里程碑图、项目进度网络图、时标网络图(也叫时标逻辑图)。

  项目日历:在项目日历中规定可以开展活动的工作日和工作班次。

  1. 判断项目进度的头前状态;
  2. 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变更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3. 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4. 当变更实际发生时,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对其进行管理。
  1. 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以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
  2. 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
  3. 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4. 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5. 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6. 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