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软件开发项目通常用LOC衡量项目规模,LOC指所有可执行的源代码行数。
类比估算法适合评估一些与历史项目在应用领域、环境和复杂度等方面相似的项目,通过新项目与历史项目的比较得到规模估计。类比估算法估计结果的精度取决于历史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度。。
参数估算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项目参数,使用某种算法来计算成本或工期的估计技术,准确性取决于参数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参数估算可以针对整个项目或项目中的某个部分,并可与其他估算方法联合使用。
储备分析:在进行工作量或者工期估算时,需考虑应急储备 (有时称为时间储备或缓冲时间),并将其纳入项目进度计划中,用来应对进度方面的不确定性。
应急储备是包含在进度基准中的一段持续时间,与“已知——未知”风险相关。也可以估算项目所需的管理储备;
管理储备是为管理控制的目的而特别留出的项目时段,用来应对项目范围中不可预见的工作。管理储备用来应对会影响项目的“未知——未知”风险。管理储备不包括在进度基准中,但属于项目总持续时间的一部分。依据合同条款,使用管理储备可能需要变更进度基准。
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是强制性的或选择性的,内部或外部的。
- 强制性依赖关系:强制性依赖关系是法律或合同要求的,或工作的内存性质决定的依赖关系;
- 选择性依赖关系:选择性依赖关系有时又称首选逻辑关系、优先逻辑关系或软逻辑关系。
- 外部依赖关系:外部依赖关系是项目活动与非项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这些依赖关系往往不在项目团队的控制范围内。如,软件项目的测试活动取决于外部硬件的到货。
- 内部依赖关系:内部依赖关系是项目活动之间的紧前关系,通常在项目团队的控制之中。
前导图法也称紧前关系绘图法,是用于编制项目进度网络图的一种方法,它使用方框或长方开(称为结点)代表活动,结点之间用箭头连接,以显示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网络图也称为单代号网络图。
前导图法包括活动之间存在的4种类型的依赖关系:
- 结束——开始的关系(F-S型) 结束——结束关系 (F-F型)
- 开始——开始的关系(F-F型) 开始——结束关系(S——F型)
每个结点活动的时间
- 最早开始时间(ES),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 最早结束时间(EF)。某项目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 最迟结束时间(LF)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 最迟开始时间(LS)。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箭线图法是用箭线表示活动、结点表示事件的一种网络图绘制方法。这种网络图也被称为双代号网络图。在箭线图法中,活动的开始事件叫做该活动的紧前事件,活动的结束事件叫做该活动的紧后事件。
- 网络图中每一活动和每一事件都必须有唯一的一个代号,即网络图中不会有相同的代号;
- 任两项活动的紧前事件和紧后事件的代号至少有一个不相同,结点代号沿箭线方向越来越大;
- 流入、流出同一节点的活动,均有共同的紧后活动(或紧前活动)。
- 项目描述。项目描述是用一定的形式列出项目目标、项目的范围、项目如何执行、项目完成计划等内容是制订项目计划和绘制工作分解结构图的依据。
- 项目分解与活动界定。为了便于制订项目各具体领域和整体计划,需将项目及其主要可交付成果分解成一些较小的更易管理和单独完成的分部。项目分解是编制项目进度计划,进行进度管理的基础。
- 工作描述。在项目分解的基础 上,为了更明确地描述项目所包含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需要对工作进行描述。
- 项目组织和工作责任分配
- 工作排序
- 计算工作量
- 估计工作持续时间
- 绘制网络图
- 进度安排
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相等和活动称为关键活动,关键活动串联起来的路径称为关键路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随着活动的进行,网络图在不断的变化,关键路径也在不断的变化。
在不延误项目完工时间且不违反进度制约因素的前提下,活动可以从最早开始时间推迟或拖延的时间量,就是该活动的进度灵活性,被称为“总浮动时间”。正常情况下,关键活动的总浮动时间为零。
“自由浮动时间”是指在不延误任何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且不违反进度制约因素的前提下,活动可以从最早开始时间推迟或拖延的时间量。
关键路径是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决定着可能的项目最短工期。
关键链法是一种进度规划方法,允许项目团队在任何项目进度双眼皮设置缓冲,以应对资源限制和项目的不确定性。这种方法建立在关键路径法之上,考虑了资源分配、资源优化、资源平衡和活动历时不确定性对关键路径的影响。
关键链法增加了作为“非工作活动”的持续时间缓冲,用来应对不确定性。放置在关键链末端的缓冲称为项目缓冲,用来保证项目不因关键链的延误而延误。其它缓冲(即接驳缓冲)则放置在非关键链与关键链的拉倒点,用来保护关键链不受非关键链延误的影响。应该根据相应活动链的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来决定每个缓冲时段的长短。一旦确定了“缓冲活动”,就可以按可能的最迟开始日期与最迟完成日期来安排计划活动。这样一来,关键链法不再管理网络路径的总浮动时间,而是重点管理剩余的缓冲持续时间与剩余的活动链持续时间之间的匹配关系。
资源平衡
资源平衡是为了在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取得平衡,根据资源制约对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进行调整的一种技术。如果共享资源或关键资源只在特定时间可用,数量有限或被过度分配,如一个资源同一时段内被分配至两个或多个活动,就需要进行资源平衡。也可以为保持资源使用量处理均衡水平而进行的资源平衡。资源平衡往往导致关键路径改变,通常是延长。
资源平滑
资源平滑对进度模型中的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使项目资源需求不超过预定的资源限制的一种技术。相对于资源平衡而言,资源平滑不会改变项目关键路径,完工日期也不会延迟。也就是说,活动只在其自由浮动时间和总浮动时间内延迟。因此,资源平滑技术可能无法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
进度压缩技术
进度压缩技术是指在在不缩减项目范围的前提下缩短进度工期,以满足进度制约因素、强制日期或其它进度目标。进度压缩技术包括:
- 赶工。通过增加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增加来压缩进度工期的一种技术。
- 快速跟进。将正常情况下按顺序进行的活动或阶段改为至少是部分并行开展。快速跟进可能造成返工和风险增加。它只适用于能够通过并行活动来缩短项目工期的情况。
计划评审技术(PERT),又称为三点估算:
- 乐观时间T1:任何事情都按顺序的情况下,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
- 最可能时间T2:正常情况下,完成某项目工作的时间;
- 悲观时间T3:最不利的情况下,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
- 期望时间T4:我们期望的时间。
期望时间表 = (乐观时间 + 4 * 最可能是时间 + 悲观时间)/ 6
标准差& = (悲观时间 - 乐观时间) / 6
±1个&的面积为68%(图中-1SD~1SD区域面积)
±2个&的面积为95%(图中-2SD~2SD区域面积)
±3个&的面积为99%(图中-3SD~3SD区域面积)
另外,在期望时间内完成的概率为50%。

当项目进度出现偏差时,应分析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
- 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活动。若出现偏差的工作是关键活动,则无论其偏差的大小,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都会产生影响,必须进行进度计划更新;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非关键活动,则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其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如果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总时差,则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应采取生意人调整措施;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则表明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其对后续工作的影响,需要将其偏差与自由时差相比都能做出判断。
-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如果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由会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如何调整,应根据对后续工作影程度而定。若工作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对后续工作无影响,进度计划可不进行调整更新。